查看原文
其他

一家暂时歇业的特殊咖啡馆,端出“全上海最温暖的一杯咖啡”

王志彦 上观新闻 2020-08-19
20岁的殷浩戴着白色口罩,露出一对细长的双眼,紧盯着眼前的马克杯。本想着这一定会是一次漫长的“创作”,但仅仅几秒钟后,他就抬起头来,眼睛似水般平静透亮。

“完成了。”马克杯里,一朵乳白色的郁金香娇艳地盛开在香气袭人的咖啡上,花瓣儿一层一层向上氤氲,直至最顶端的两株花蕊。“这个拉花一共有8层,每一层代表一颗爱心,这些爱心都送给你了。于妈妈说了,我不能骄傲。”尽管这样说着,但自得的笑意就连口罩都挡不住,弥漫在整个咖啡馆。

殷浩是咖啡馆里8个小伙伴之一。这家名为“梦工坊”的咖啡馆坐落于浦东新区成山路345号,从外表看,这里与城市内数以万计的咖啡馆没有什么区别。唯一不同的是,这里的8位店员都是特殊孩子,他们或是自闭症患儿,或是身染唐氏综合症,或有脑瘫,存在着程度也不一的智力障碍。“梦工坊”于他们而言,绝不是一个带点噱头的名字,而是甜美梦想投射进真实生活的一道亮光。


防疫期间,“梦工坊”与其他餐饮店一样歇业了。但孩子们没有休息,他们与许许多多充满爱心的妈妈、叔叔一起,把自己制作的咖啡免费送给抗击疫情的英雄们,至今已经送出了2000多杯。

有人说,这是全上海最温暖的一杯咖啡。


把骄傲送给妈妈


殷浩是一名唐氏综合症患儿,也是一位执着于梦想的孩子。他的梦想,就是成为一名专业的咖啡师。

“我现在会做8种拉花,郁金香、爱心、火凤凰是我最喜欢的图案。我不能随便说话,说错了会让人不喜欢,我要问问于妈妈和小何哥哥才能说,但我心里只有咖啡拉花。”与殷浩聊天,只要说到咖啡,他总是很兴奋,而话题转到其他方面时,他又变得胆小而谨慎,圆圆的脑袋不停四处张望,寻找他口中的“于妈妈”或“小何哥哥”,仿佛只有看到他们,自己才能安心。


在咖啡馆里,殷浩是最刻苦的一位。每天一上班,他直冲吧台,拿起咖啡机就不舍得放下。他最喜欢用水在空的咖啡杯里,练习拉花。清水在空杯里无法赋形,但在殷浩心里,随着每一个动作渐次进行,一朵花或者一颗爱心,早已展开。“我们要节约牛奶,用水练拉花最好了。”有时候,殷浩会过于投入,以至于他的“店长妈妈”不得不发出提醒,“殷浩,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,再练习。”胆小的殷浩立刻放下杯子,走出吧台,但总忍不住回头瞅上两眼。


殷浩很乖,但和所有唐氏患儿一样,他有时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。有一次,一位顾客问他,“殷浩,你说说看,这些咖啡豆是从哪些国家,哪些地区来的啊?”只见殷浩愣了两秒,突然面色潮红,说不出话来,然后把帽子一摘,狠狠地丢在了地上,还在自己脸上“啪啪”抽了两嘴巴。事后,大家才知道,殷浩是着急了,这些咖啡豆的来源,小何哥哥曾经教过他,但他怎么也想不起来了。“我对不起小何哥哥,更对不起他的是,我把他新买的帽子给弄脏了。”事后,殷浩道了歉,如今他的口头禅则是,“我一定要忍住,不能着急,不能发脾气。”

尽管殷浩会发脾气,但在咖啡馆里,他可是“大明星”,不但拉花做得好,还弹了一手好钢琴。疫情发生前,每个整点,殷浩都会坐在钢琴前,为客人们弹上一首曲子,《渔光曲》、《童话》、《烛光里的妈妈》、《茉莉花》……一个个美妙的音符从十指之间流出,人们惊讶于这样一个孩子居然能有如此造诣。听说,有一位母亲站着听完了殷浩的演奏,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,第二天她把自己孩子带到了咖啡馆,一起听殷浩弹琴。从此以后,孩子回家练琴,妈妈再也不用“抓狂”了。


殷浩说,他最喜欢弹《烛光里的妈妈》,因为没有妈妈,就没有幸福。可惜的是,他到“梦工坊”工作半年了,妈妈只来过一次,喝过一次他亲手调制的咖啡。“家里现在有两个小弟弟,只有一岁多,妈妈太忙了,不能来看我,而且她来看我,小弟弟们会吃醋的。”殷浩很懂事,但他内心希望妈妈能多来几次,他会为妈妈做很多很漂亮的拉花。

“妈妈说,要在咖啡馆好好工作,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,做一个更好的自己,我一定会做到的。”不久前,咖啡馆里的老师根据殷浩弹奏的《茉莉花》,帮着他一起创作了一杯特制咖啡,取名叫“茉莉情啡”。店里的价目表上,店员们特意在“茉莉情啡”的名字旁,标注了“殷浩专属”四个字。“我要把骄傲两个字送给妈妈,因为妈妈幸福了,才会到店里来看我,来喝咖啡。”


焦虑失去这个家


与殷浩不同,安昆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。别人问安昆,爸爸妈妈去哪了,他会回答,“在兰州。”如果再问,他就会发急,甚至崩溃。

但其实,安昆是店里八个孩子中最健谈、最风趣的一位。在店里,安昆负责迎宾,只要有客人进入“梦工坊”,他都会对人家说,“您好,请您过来量体温。”然后大声地报出体温数字,并把相关信息,仔仔细细地登记在一本黄色笔记本上。

安昆还有一个任务,就是统计店里的客人总数。吧台旁,挂着一块小黑板,上面用粉笔工工整整地写着,“您是我们第17325客人”,这是疫情发生前,安昆亲手写上的。这个简单的数字背后,是他每天一丝不苟的统计,即使是轮到自己休息,他也会在第二天上班时,仔细核对小伙伴们的记录,如果发现差错,就第一时间予以更正。为了一个数字,安昆会追在店长的后面,反复问:是这个数吗,是这个数吗?


安昆对数字的敏感让他成为店里最负责的孩子。如果有人问,“梦工坊”最多一天接待了几位客人,他会脱口而出,“429”。如果有人说,安昆你已经22岁了,他会立刻纠正,“我是1998年10月生的,我现在是21岁。”如果有人问,安昆你的目标是什么,他会很认真地说,“我要20岁、30岁、40岁都年轻,脸要变白,不要变黑。”

在“梦工坊”工作的半年里,安昆的进步有目共睹。作为一名自闭症患儿,刚来店里时,他几乎不与任何人说话,总是低着头,一个人坐在角落里。如今,安昆会主动找人说话了。看到殷浩在做拉花,他会说,“我也做过一次拉花,感觉不是很难。”看到一位女生,他会对人家说,“我很会赞美人的,我给你点个赞,”然后把大拇指高高举起。

平时,安昆喜欢看电子报浏览新闻,用“懂球帝”看各种比赛,喜欢在微信里与人聊天,他常说,“要学习聊天,不聊天,人会衰弱。”疫情前,安昆还负责在店里接待各路访客,为他们介绍店里的情况,每一次他都很认真,腰杆站着笔直,回答每一个问题,都用尽全力。


安昆还是个孝顺的孩子。每天11点到7点,安昆准时上下班,哪怕下班只是晚了5分钟,他都要打电话给爷爷,告诉爷爷自己回家要晚了,因为“爷爷等着我,他会担心的。”这几年,奶奶生病了,一周要做三次血透。从此安昆总是说,自己喜欢做家务,喜欢烧蛋炒饭给爷爷奶奶吃,人们知道,这是他们相依为命的样子。

安昆话很多,但其实他最近很焦虑。疫情发生后,“梦工坊”停止了正常营业,看着空空荡荡的咖啡馆,安昆常常走神。私下里,他总是一遍又一遍地问店长妈妈,什么时候能复工啊,什么时候才能有客人啊?哪怕是星期六休息,他和小伙伴们都会到店里来看一看。人们心里清楚,这些孩子害怕失去工作,更害怕失去“梦工坊”这个家。


爱心反馈滚雪球


给孩子们这个家的,是两位妈妈。一位是他们过去的校长,浦东新区辅读学校的王英;另一位是他们现在的“老板”,在上海打拼20多年的江苏泗阳女子,于成红。

1994年,于成红来上海发展,加入了东昌电影院旁的一家餐饮店。当时,“跃民烧鸡”火遍浦东,店里每天要卖出几千只烧鸡,于成红拿着每个月120元的薪水,从此和餐饮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。2002年,于成红下海,在成山路上开了一家小饭店,川菜、粤菜、本帮菜,只要客人喜欢,她什么都烧。就这样,她成了一个新上海人,新浦东人。

离于成红的小饭店不远,坐落着浦东新区辅读学校。十几年来,她看着一批又一批的特殊孩子,走进这所学校,又从这里毕业,听到孩子们家长偶尔发出的叹息,那些不幸的故事一遍又一遍让她心碎。怎么能为这些孩子做些事情呢?这个问题,始终挥之不去。

恰在这时,王英也在思考一个困扰她很久的问题。“辅读学校13年一贯制,很多孩子在这里从孩童变成大人,学校提供了最好的环境。但是,终有一天,他们要毕业,要走出校园,去面对社会。现实的情况是,只有大约一半的孩子能找到工作,另一半只能再次回归家庭,成为社会的看客。”作为校长,王英一直在想,能不能在校园和社会之间建起一座桥梁,让更多特殊孩子有机会发展技能,融入社会,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。

两位妈妈的想法走到了一起。2019年6月28日,上海第一家由特殊孩子打理经营的咖啡馆,在浦东辅读学校旁开张了。殷浩、安昆、毛毛、蓬蓬等8位因各种原因找不到工作的特殊孩子,回到了这里,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。

在投资这家咖啡馆时,于成红就做好了亏本的打算。“一般市面上,做一家咖啡馆,两、三年能盈利就很不错了。我们‘梦工坊’地段不算好,周边没有商务楼,孩子们的工作效率也不能和一般人比,所以开这家店就是想为孩子们做些事,赚钱真没想过。

然而,预期中的巨亏却没有发生。一直到疫情发生前,“梦工坊”每个月都能维持着盈亏平衡,许多慕名而来的客人点了一杯又一杯咖啡,有些人把在这里喝杯咖啡当成了生活习惯。更多的机构组织也纷至沓来,他们在这里办团建会,开党建座谈,甚至有人在咖啡馆和孩子们一起过生日。就这样,“梦工坊”奇迹般地活下来了,直到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。

疫情来了,孩子们不能上班了,“梦工坊”何去何从?在最焦虑的时候,一个灵感闪过众人的头脑,既然这家咖啡馆是靠着爱心,维持着梦想,那为什么不能在最特殊的时候,把这份爱心反馈出去呢。送咖啡,给那些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生、护士、警察、保洁阿姨、环卫工人、社区工作人员送咖啡,让他们在咖啡中感受到爱心的流动,岂不是一个美妙的点子。

沉寂许久的咖啡馆又一次被梦想激活了。孩子们纷纷行动起来,疫情带来的阴霾消散了许多。原本,“梦工坊”准备送出1000杯免费咖啡,赠送范围也仅局限于周家渡街道。没想到,活动一经推出,瞬间得到了更大的反馈,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次爱心咖啡的接力中。


上海市实验学校软式曲棍球社团发出了这样的倡议,“作为特奥融合学校的上实,我们更应该接力这一份‘爱心传递’。我们一致认为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,既帮助了这个代表上海温度的梦工坊咖啡吧,也温暖了抗疫一线工作人员。队友们、同学们,朋友们,还有春暖花开即将踏进上海市实验学校的新同学们,欢迎大家一起参与上实共抗疫情爱心活动——‘以咖啡名义将爱心传递’,我们一起认领梦工坊定制爱心咖啡,慰问坚守岗位、日夜值守,英勇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,为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医护人员、社区工作者们和深入一线的新闻记者们。”倡议书发出后,不到几天就募集到5.2万元现金,整整2600杯咖啡。

周家渡街道也在网上发起了“爱心接力”众筹项目,不到三天,就募集到了1000杯咖啡的资金。街道领导和世博地区的多家公司一起,将一杯杯从“梦工坊”做出的咖啡,送往附近的社区卫生中心、交警支队,还有驻守在浦东国际机场的一线防疫人员。

这几天,殷浩、安昆他们比平时更忙了,他们要做咖啡、要装袋,有时候还要跟车去送咖啡。但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开心,笑得更甜。


人们总说,上天为你关上了一道门,总会为你再打开一扇窗。对这些特殊的孩子是这样,对“梦工坊”咖啡馆是这样,对这座城市充满爱心的所有人来说,又何尝不是这样。
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原创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


作者:王志彦
微信编辑:胡雨松


◢ 猜你想看↓↓↓
35天,全关了!武汉方舱医院如何成为“生命之舱”?
A股挺住了!三大股指全部收涨!全球市场动荡,马云重回“亚洲首富”,美股还会继续跌吗?
“隔离”哪能讲?上海警察“散装英语”走红!咳咳,蜀黍们,可以打这条“神奇”热线
重磅!上海又出新举措: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、推迟调整社保基数…预计为企业减负900亿→
更多精彩内容,请点击下载上观新闻APP


嘿,星标我们了吗?



“嗯,这篇正在看↓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